養生小教室:第一堂

肝說不出的苦 : 你需要知道的症狀與治療策略

大家都知道肝臟是人體沉默的器官 ,一旦生病了也是很嚴重才會出現症狀;中醫來講、臟腑的「肝」和西醫說的「肝」有一半的意義相同,另外一半則包括了自律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,也常是人體不容易察覺或判斷的症狀,比如莫名煩躁、莫名疼痛、莫名脹氣等,都可能是肝氣不暢引起。

不好診斷的疾病,治療策略也稍微要繞點遠路。中醫治病原則應用君臣佐使,哪一個臟腑最嚴重,藥就放得多一些; 另一個臟腑也被影響,也得放一些藥;數個臟腑一同處理可能還須要一些調和的藥物。因此,肝病用中醫來調理,特別講究複方搭配的方法。

現代人常見的熬夜、飲酒、外食重口味,甚至是情緒起伏波動,都容易引動肝火上炎。肝火上炎的症狀包括口苦、口臭、痤瘡、皮膚變差、容易宿醉、酒量減退、容易倦怠等等。肝的上火,應該選用退肝火的藥物,比如茵陳、五爪金英細本山葡萄、虎杖等;肝火也常常合併胃與小腸也有發炎現象,可以合併使用蒲公英、黃芩、穿心蓮等;五行對應的木(即肝)火刑金(肺),導致肺熱,可以選擇栝蔞實、七層塔、百合等;顧護腸胃和心肺的元氣,可以酌加甘草、黨參、西洋參等;最後佐加少量行氣活血的薑黃、赤芍,以疏通全身血管性阻滯。如此一來,多角度解除了肝的發炎壓力,讓它喘一口氣,讓你也變回彩色的自己。

沉默的器官,須要自己照顧。顧好自己的肝,你須要全方位的照護。

文:邱重閔 中醫師